https://tech.teamtime.cc/training/2022-04-24-别毙了那只狗读书分享/刚开始利用食物来增强的训练新手通常搞不清楚食物增强物应该多大。
答案是尽可能的越小越好,增强物越小,动物能越快吃掉它,不但可以减少训练者等待的时间,而且每次练习时还可以增加增强物的使用次数,不会让动物一下子就吃饱吃腻了。
一般来说,一小口增强物就足以让动物保持兴趣,对鸡而言是一两粒玉米,对猫来说是半公分的小肉块,对大象则是半颗苹果,如果是特别喜爱的食物,份量甚至可以更少。
行为的难易程度也与增强物的大小有关。
至于人类,增强物的大小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有时候工作越艰难,报酬将越大,如果我们完成了艰难工作却未获得相对报酬时,我们肯定痛恨不已。
2022-04-24 17:08:52 +08:00
https://tech.teamtime.cc/training/2022-04-17-别毙了那只狗读书分享 2/
运动员或舞者在受训时教练喊出「对」或者「很好」,可立即标定当下的正确动作,给予对方确切需要的讯息。
若等到回到更衣室才进行事后检讨,则无法产生作用。增强时机过晚是训练选手最大的问题。
我们说训练时机过往是刚入这个行当的新手或者说教练最大的问题,因为他不敢在短时间,或者说我们说在「当下」指出问题,这样子会使得整个训练效果得到比较大的一个打折。
举个例子,当然我们家的小狗坐下来,主人说出「好乖」时,它正好又回到了站姿。那这么一来,究竟哪个行为会被「好乖」这个词所增强呢?是站着的行为还是坐下的行为?大家想一想,是哪一个?是站着的行为。为什么?因为狗狗在出现站回去的这个状态的时候,它同时听到了「好乖」两个字,那它被增强的是站回去的行为。
每当你发现训练出现问题时,第一个该问自己的问题便是「增强时机是否太晚」,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你在训练某人或动物忙得无法分心留意,这时请人帮忙观察,看看自己增强的时机是否太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你发现训练出现问题时,
2022-04-24 17:08:35 +08:00
https://tech.teamtime.cc/training/2022-04-16-别毙了那只狗读书分享/ 那么我们说什么是好的训练?
它其实是一个回路,是双向性的沟通。在回路的某端所发生的事件将改变另一端的事件,这和神经机械回馈系统(cybernetics feedback loop system)完全一样。
然而许多心理学家把研究当成「他们对动物所做的事」,而非一起做的事。
对于真正的训练师来说,最引人兴慰的是,每只动物出人意料的独特反应,而且它可能是训练过程中最具成效的事件。
可惜的是,几乎所有实验性研究都刻意降低或忽略个体化反应。
史金纳博士所谓的「塑形法」是一个行为逐渐改变的过程,设计及执行这个训练方法是一种运用想象力的过程。
然而心理学文献中多的是缺乏想象力的塑形研究,所以我们不在这里提他们的笨拙设计。
我们也发现,近期增强训练的原则正逐渐渗入我们的普遍认知当中。
2022-04-24 17:07:48 +08:00
https://tech.teamtime.cc/training/2022-04-11-别毙了那只狗读书分享/ 增强式训练并非是「奖励」和「处罚」的系统——总的来说,现代训练师根本不使用这些字眼,奖励和处罚的概念隐含极多与情绪相关的联想和解读,诸如渴望、害怕、罪恶感、「应该」如何和「理当」怎样等。
本书主要谈到训练,对象无论是人类或是动物、年幼或年老、自己或他人,如何运用方法使他们做出能力所及的事或应该做的事。
如何让猫咪不上餐桌或让祖母别再对你唠叨? 如何改变你家宠物、孩子老板或朋友的行为? 如何改善你的网球动作、跑步表现、算术能力或记忆? 这些全部都可以利用「增强」的训练原则达成。
这些原则是不变的定律,如同物理定律,所有的学习及教导必定依据这些原则,犹如苹果必定依据重力定律往下掉落,每当我们试图改变行为,无论对象是自己或他人,我们都运用这些原则,虽然我们不一定知道自己正这么做。
训练原理就是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出自心理学大师史金纳博士引领的操作制约行为研究,尔后由史金纳博士的学生及其他人发扬光大,发展应用到各类动物训练以及人类教育上。
2022-04-24 17:07:03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