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cyannnna
V2EX  ›  分享发现

Nature 一篇文章表示石墨烯突破性发展,直接白菜价?

  •  
  •   cyannnna · 2020-01-29 11:20:04 +08:00 via iPad · 5500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750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38-0

    美国莱斯大学 James M. Tour、Boris I. Yakobson 和 C-Crete 科技公司的 Rouzbeh Shahsavari 合作,通过廉价的焦耳热闪蒸技术( flash Joule heating,FJH )可以将任何来源的碳,无论是石油焦碳、煤炭、碳黑、食品废弃物、橡胶轮胎还是塑料垃圾,统统在不到 100 毫秒的时间内变成石墨烯,并实现克级制备

    所示非晶态导电碳粉在两个电极之间轻微压缩,放入石英或陶瓷管内,气压维持在大气压或者微弱的真空下(~10mm Hg )。电极材料可以是铜、石墨或任何导电耐火的材料。电容器组高压放电使碳源在不到 100 毫秒的时间内达到 3000 K 以上的温度,有效地将非晶碳转化为涡轮堆叠的石墨烯。研究人员将焦耳热闪蒸技术获得的石墨烯命名为 Flash graphene (FG,闪蒸石墨烯),层层堆叠的闪蒸石墨烯表现出涡轮层堆叠。FG 的合成不使用熔炉,不需要溶剂、反应气体。产量取决于碳源的碳含量。当使用高碳含量碳源时,如炭黑、无烟煤或焦炭,FG 产率在 80%-90%之间,碳纯度大于 99%,无需净化步骤。拉曼光谱分析显示 FG 的 D 带强度低甚至没有,表明 FG 是迄今为止报道的缺陷最少的石墨烯材料之一,同时 FG 的涡轮层状堆积,这与涡轮层石墨有着明显区别。这种无序取向有利于其在复合过程中快速剥离。每克 FG 合成所需的电能成本仅为 7.2 千焦耳

    1 度电=1 千瓦时=1000W*3600S=3600 千焦耳,粗略估算一度电能合成 500g 石墨烯,按照一度电 5 毛 3 来算,也就是说未来一公斤石墨烯电力成本低至 1.06 元……未来石墨烯可能比白菜还便宜

    手机电池有救了?电动车有救了?
    23 条回复    2020-01-31 16:11:11 +08:00
    est
        1
    est  
       2020-01-29 11:35:01 +08:00 via Android   ❤️ 7
    生化环材的所谓论文突破一律按灌水处理。
    Chrisplus
        2
    Chrisplus  
       2020-01-29 11:50:01 +08:00   ❤️ 14
    然而石墨烯技术的瓶颈依然是鸟粪的供应不足
    gzlock
        3
    gzlock  
       2020-01-29 11:58:15 +08:00 via Android
    5 毛 3 是民用电价格
    keith1126
        4
    keith1126  
       2020-01-29 12:27:48 +08:00
    在拿出实际成果之前,石墨烯、纳米技术一概以灌水处理
    hash
        5
    hash  
       2020-01-29 12:30:18 +08:00
    至少从 7,8 年前开始,这几类万一每年都要突破几次,然而至今没有商业化的产品出来
    BingoXuan
        6
    BingoXuan  
       2020-01-29 12:36:10 +08:00 via Android
    搞个 prototype 很简单,量产就难了。取西经的第一步和取到西经的差别
    loading
        7
    loading  
       2020-01-29 12:45:27 +08:00
    狗东能买再讨论吧。
    cyannnna
        8
    cyannnna  
    OP
       2020-01-29 13:54:19 +08:00 via iPhone
    好歹是 nature 正刊
    cyannnna
        9
    cyannnna  
    OP
       2020-01-29 13:54:53 +08:00 via iPhone
    有点信息嘛各位
    littiefish
        10
    littiefish  
       2020-01-29 14:05:08 +08:00 via iPhone
    石墨烯+1 分
    zhoushiya
        11
    zhoushiya  
       2020-01-29 16:05:07 +08:00
    就垄断集团的利益也不允许这样的材料上市,别做梦了,有生之年系列
    ChaosPark
        12
    ChaosPark  
       2020-01-29 18:26:30 +08:00 via iPhone
    有生之年不知道能用上不。
    手机上其他技术都默默无闻的进步,石墨烯电池从诺基亚时代就开始吹牛逼,到现在也没有见到。
    jugelizi
        13
    jugelizi  
       2020-01-29 19:02:13 +08:00
    哈哈哈 日常突破
    2kCS5c0b0ITXE5k2
        14
    2kCS5c0b0ITXE5k2  
       2020-01-29 21:53:04 +08:00
    良产率 都没说...
    Hieast
        15
    Hieast  
       2020-01-29 22:19:13 +08:00
    石墨烯只是导电强,然鹅我们是嫌弃手机电池功率太低么,大部分人想要的是更大的容量把。
    594duck
        16
    594duck  
       2020-01-30 06:07:30 +08:00 via iPhone
    石墨烯管电池,又是华为吹逼出来洗的。
    还电动车,能量守恒了解一下,热效能了解一下。


    电动车 笑话,也就互联网人爱吹
    hst001
        17
    hst001  
       2020-01-30 10:23:07 +08:00 via Android
    如果做出来的东西不能商业化对普通民众来说还真没什么意思,最近两年各种石墨烯、电池技术突破的论文有点多,已经提不起兴趣关注了
    MonoLogueChi
        18
    MonoLogueChi  
       2020-01-30 10:34:22 +08:00 via Android   ❤️ 1
    @Hieast 石墨烯负极要不传统的碳负极能力密度更大
    @594duck 石墨烯电池很早就有这个设想了,别啥都和华为扯上关系,能量守恒怎么了,能量密度更大,畜电能力更强,而且还有更好的循环曲线。

    我原来毕业论文做的实验是关于锂硫电池的,石墨烯负极材料没怎么了解过。没有一次一次的突破,哪来的成功,你们以为那些东西就是一次实验就能搞出来的?每一次突破,都是离成功更进一步,不说学校,那些大一点的电池企业,每年砸在研发里的钱都是几千万上亿的,只要有进步,就有成功的希望。做科研的很苦,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几年做出来的成果,还要遭受键盘侠的冷嘲热讽
    aguesuka
        19
    aguesuka  
       2020-01-30 15:46:51 +08:00 via Android
    我本科的论文是第一性原理算石墨烯性质,谨慎悲观
    Hieast
        20
    Hieast  
       2020-01-30 16:24:58 +08:00   ❤️ 1
    @MonoLogueChi #16 石墨烯凭什么比石墨负极体积能量密度大?只要想办法把石墨的每一层分开你就可以得到石墨烯,石墨烯和石墨有什么能量密度上的区别?
    虽然我转行了,读书少,但是你别骗我。
    MonoLogueChi
        21
    MonoLogueChi  
       2020-01-31 00:17:41 +08:00 via Android
    @Hieast 吸附能力不一样,相同质量的石墨烯能填充更多地锂
    594duck
        22
    594duck  
       2020-01-31 06:59:42 +08:00
    @MonoLogueChi
    能量单位密度是摆死的,另外你还要考虑安全。不考虑安全的话,直接穿刺冒火么。负 10 度环境下的晶体就足够你喝一壶了。

    想和化石能比单位能量密度,学日本吧。吹
    Hieast
        23
    Hieast  
       2020-01-31 16:11:11 +08:00
    @MonoLogueChi #19 你说的没错,但是我问的是体积能量密度。
    就我个人体验来看,3C 里的电池重一点没问题,大一点就是不行,体积能量密度的重要性远高于质量能量密度。
    我感觉从石墨到石墨烯的变化增加的吸附能力无法抵过结构不稳定带来的负面效果,肯定要掺杂别的材料稳定结构,最终得到的负极材料质量密度不见得比现在强。

    看了一下,原来你也转行了。我毕业论文也是锂硫电池的,感觉搞电池出成果太慢才转行的。
    算了我也不回复了电池相关的内容了,其实没啥意义,可能只是在缅怀青春,哈哈哈哈。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41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7ms · UTC 08:38 · PVG 16:38 · LAX 00:38 · JFK 03:3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