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aturn  ›  全部回复第 5 页 / 共 6 页
回复总数  111
1  2  3  4  5  6  
2012-05-22 19:15:41 +08:00
回复了 NemoAlex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Coda 2 将于5月24日发布
自从用上了ST2,就很少用Coda了。

PS:老用户竟然没有折扣的说,看来改动很大。
2012-05-22 15:40:45 +08:00
回复了 mailchunge 创建的主题 深圳 创业团队求架构
至少。。。。排下版吧,显得你们更加严谨和专业。另外,东西已经做出来了吗?我看你说的是“唯一首创”。

PS:看上去不错的项目,真心希望坚持做出来!国内有各种点子的人不少,能执行下去的不多。
PS 2:仔细看了下楼主在新浪博客上的招聘帖。有个疑问:为什么现在国内很多创业团队,都希望“不要有非常成熟的年龄的同志加入我们”,但同时又奢求这位同志“经验丰富”(这里指神马经验)?肿么感觉有些纠结和自相矛盾。干脆去掉年龄的限制不是更好吗?实在是对这个有看法,你不写出来不就行了?相比拥有一颗创业的心,年龄算个啥子嘛。
PS 3: 没有Eric Schmidt能有今天的Google?我看很难说。
2012-05-22 08:39:19 +08:00
回复了 unstop 创建的主题 随想 关于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的随想
+1 for your digging.

@unstop 莫激动。世界因变与差异而美。所以,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

你对我的回复,让我受宠若惊,谢谢。:)

我那几个帖子,只是个人联想而已(已经在帖子中说明),还真没上升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层面呢……

And happy v2exing.
2012-05-21 21:00:37 +08:00
回复了 ufo22940268 创建的主题 编程 毕业之后想研究算法有什么好的途径?
如果你不在啥子研究机构,单纯做题没有任何意义。真喜欢,要转化为持久驱动力才行。换言之,你学习算法的目的是啥子?我的观察来说,资深程序猿最大的内驱就是兴趣和成就感。首先是兴趣引发深入研究,然后想办法实现自己的研究,最后得到他人、市场的认可,然后继续深挖。

如果你英文和数学还OK,不妨象我现在一样关注下ACM/IEEE期刊的最新的文献,Google Scholar是个很好的开始。也可以找仍在大学的同学,请他们从期刊库中下载PDF出来读。

http://162.105.203.93/WebData_http-dir-listable/Proceedings/NL-PKE2003/pdf/A18-01.PDF

比如,最近我在学习和研究如何从中文大文本提取核心关键词相关的理论和算法,并试图转换到实际的应用模型。不过,琐事所累,进展缓慢,权当业余爱好吧。

总的来说,和写程序一样,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吧。同意 @9hills 所说,程序猿是不应该分等级的,会算法的不应该BS不会算法的。这就好像目前很多白领鄙视农民工,仅仅是因为他们做的是体力活。这是不对的。
2012-05-21 20:42:18 +08:00
回复了 lerr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看到很有意思的故事 谁亏了1000元?
@unstop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这里举的的确是不太恰当。我想的话,作为隐含条件,这个场景已经干掉了供需关系这个问题,因为角色是可以枚举出来的,也就是说供求关系是持久稳定的。

PS:这种问题,一般都没有答案的;或者说各自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已经写在了 35 楼。我是纯属想锻炼下脑袋的跳跃思维能力。呵呵。

Cheers!
2012-05-21 20:18:06 +08:00
回复了 lerr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看到很有意思的故事 谁亏了1000元?
@lerry 不要只看得到了什么,还要看投入了多少。投入的精力、知识,就是我上面 35 楼所述的“价值增长”过程。

这里程序猿很多,我们不妨再举一例。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考虑过,技术服务外包那种定价是如何得来的?凭什么Java、RoR程序的外包价格,一般就比PHP的外包价格贵,而市场也欣然接受?

那是因为学习前者所需的时间、成本要比后者在时间、难度等多方面上,普遍要高一些。这也就决定了,就算花相同时间做同一个事情,你所作的方式不同、生产工具不一样,导致了增值幅度的不同。最后,这个价值就体现在了价格上,然后输出给市场。

本例中,难道说妓女的“生产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与养猪是一样的?应该不一样,但最终体现在价格上却是一样的,这就是最吊诡的地方。
2012-05-21 20:03:33 +08:00
回复了 lerry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看到很有意思的故事 谁亏了1000元?
不是学经济的,作为一个喜欢关注经济与时政的工科男与大家一起探讨下面的东东。

价格是价值的体现,这个场景仅关注价格,把大家带进了死胡同;为了弄钱到底谁亏了,不妨回归到价值层面来思考。

先说结论。我觉得,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亏了,多出来的那1000块吃掉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增值(价值增长)、以及放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利息(这部分价值并不多)。

因为商品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会付出额外再生产的,这也就是一个“价值增长”过程;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时代,这体现在一头牛可以换4只羊、两头猪;而在货币时代,这应该体现在货币数值的增加。而场景中,饲料是1000,而猪娃吃了饲料之后为什么还是1000?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把猪宰掉之后,卖给旅店还是1000(至少也是1001吧)?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是场景没有提供的。

现实生活中,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Made in China(富士康)的东西,运到Design in Califolia(苹果)价格上升了60%以上;这就是体现之一。

回到骨干的显示,这个场景让我邪恶的想起如下的映射关系:

有钱的顾客 = 央行;
屠夫、旅店老板、妓女 = 我们劳动人民;
1000块 = 超发的货币。
有钱的顾客把钱放到桌子上的动作 = 超低利率放贷。

现实骨感在于,这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放到普通百姓的桌子上,而是划拨给了“有关部门”。比如08年的那4W亿救市资金,基本投给了铁公基、房地产等国家基建。如果它发给劳苦大众(比如按人头一人1000块RMB的红包),它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债务、信用问题,维持社会稳定、防止经济崩溃。

所以,这1000块钱最终吞噬掉了各位劳苦大众的附加增值啊;这是经济低迷时代,国家机器惯用的手腕、也是不得不为之的手段。邪恶的米国人现在不也在用类似的手段么?他们企图用超发的美元,吞噬中国人的血汗。
@sethverlo

1)你似乎并未看懂我真正想表达的含义。
2)你似乎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或者说我已经不知道你想要表达何种观点了(都怪我愚钝)。
3)此类问题你更应该放到“知乎”上去问,诸多“专家”可以给你abcd N个更学究的答案。

呵呵。此贴对我来说,讨论已经失去意义。逃离!
我对朋友借钱这种事的态度:如果我决定借钱给TA,我心态上就已经做好“TA不还钱”的打算了。这其中的尺度就是,必须考虑到TA到底算不算我的“朋友”?

所以,对于此事,我从来就没有过不越快的经历,权当朋友间的感情投资啦。如果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的话,不可能有太多愉快的经历的。就如你上面所述的经历。
2012-05-20 23:16:15 +08:00
回复了 Jamzo 创建的主题 签证 辞职去新西兰working holiday值么?
如果你是社交控或者是网络控抑或喜欢热闹,千万千万别去AU和NZ的农场打工,你100%会后悔的。大部分的农场,没有互联网接入、没有电视、人烟稀少、晚上甚至经常停电。当然如果你想体验下男耕女织、远离喧嚣的生活,可以去体验下,但建议别花太长时间了。哈哈。

曾经哥几个IT专业留学生,为了体验澳洲庄园生涯,去了一家墨尔本远郊(离墨尔本城区大约200KM,企鹅岛 Philip Island 附近)的葡萄庄园,合同是1个月。任务很简单:在平均气温35度的太阳底下给嫁接葡萄枝。

白上暴热工作,晚上蚊虫巨多(不过国外的蚊虫普遍感觉比中国的蚊虫要傻),没有网络接入,没有电视机,偶尔停电(农场一般有备用发电机),你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找农场主喝自酿的葡萄酒,然后聊天、看书、睡觉。最近的城镇,开车过去需要30分钟,那里有小型超市、美容店、餐馆等等,一般周末农场主才会带大家去集体采购。那段时间,着实体验了一把澳洲农民的生活啊。好处是,体验生活,观赏美景。坏处是,连续一个月看的东西都到一样——超蓝的天、超白的云,没了。

以我个人曾经的游学经历,给出几点建议(当checklist用吧):

1)找国内母语为英文的老外,评估一下你们每个人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口语)。你们中的至少一个人,口语必须达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水准。到了AU或者NZ,你会发现,那个口音和你看美剧时候的口音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就是传说中的英式发音的变种——澳式英语。

2)尽量不要去农场和远郊工作,上面我以提到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安全问题。如果选择面较窄,餐馆是可以的;口语不错的话,尽量选择 本地local 开的餐馆,他们的时薪一般会比华人餐馆高出一些。

3)去之前做好全方位准备吧,特别是资金评估。建议作如下风险评估:如果你两人找不到任何工作,现在手握的资金是否能够比较惬意的度过一年的旅游时间?如果不行,那就得慎重考虑下自己的决定了。据我所知,目前那边工作不太好找,失业率暴高。

4)至于你觉得一年之后回来就不适应国内的生活,那大可不必担心。人是适应力很强的动物,而且你只待短短一年而已,或许本地朋友都没认识几个,就要回国啦。

5)开通国内手机国际漫游服务,注意保存中国的使领馆电话;他们是很热心的,可以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比如护照丢失、安全警告等等。

多在外面走走是对的。只有多走一些地方,我们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哪种生活,也才会珍惜现在所拥有。

祝顺利。真过去了,可以来这里直播一下经历。
补充一个与本话题无关的个人观点。首先,我同意 @wingsdog 的观点,凡事不能只看一面;真相往往隐藏在深处。

经常看到有同学喷完 AB 公司,喷 CD 产品;喷完国家,喷 Party。我不觉得这有太多意义。有这个时间,不妨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停止咕叽,做一个自己崇拜自己的应用/企业去吧。改变业态,从自己开始,做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神马资金、人脉、技术都统统不是最大的问题。实践出真知,我现在正这么做,希望更多的同学也能这么做。

抱怨是 loser 对于不去努力的托辞;上天给你年轻健康的身躯,不是让你来喷饭的,是让你真正改变一些东西的,别浪费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大礼物。

Reborn。
@sethverlo 那是因为每个国家目前的互联网基因不同。中国互联网偏向娱乐化休闲化,70%(甚至更高)的用户把互联网仅仅当作“游戏机”而已——他们看电影、聊天、玩游戏,然后没了。象你这样把互联网当作知识管理工具、营生工具、效率管理工具的人总归只属于那30%(甚至更少)。看看你周围的人们是怎样使用互联网的吧。

君不见现在能够赚钱、足够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是面向消费者终端市场的(比如企鹅帝国)。这是由市场条件决定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大部分投资人是短视的(由资本驱动决定的,改变不了),他们注重的是短期收益,这也就更加加速了马太效应。

你的理想互联网生态,在中国迟早会出现,但绝不是现在。我斗胆预测,这种生态的出现有个特征:中国企业级互联网市场出现至少1~2个好的上市公司。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生态才会逐渐裂变、出现改变,否则,我们仍然只能娱乐至死啊。重点用户群体将在于现在的90后、00后,引导他们的将是目前的80后创业大军。
这是个蛋疼的问题。

所谓的创新都是用来忽悠投资者的。但就创业来说,有无创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首先保证团队的温饱问题吗?团队的诉求能够得到满足吗?

换言之,在不适合生长“创新”的地方,谈创新,扯蛋。这与CCTV谈脸书的种种成功,无疑,扯蛋。

@yetone 知乎是个好产品。不过似乎总有人在上面问些看似很学究很蛋疼的问题;难以想象的是,竟然真的有人回答,且都能被他们一二三出理论。比如这个: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42757 莫非此人当过城管,又莫非他当过小贩。我反正是不信的。呵呵。
2012-05-18 09:40:21 +08:00
回复了 allenwong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NewMe的几个告知
@allenwong 既然包含私密日记功能,是否加个SSL会更好。
2012-05-15 18:11:36 +08:00
回复了 darwinsnail 创建的主题 酷工作 创业团队求被傍
几点经验,介绍给楼主,网络招聘:

要么介绍人(现有团队)、要么介绍产品(适当介绍idea)、要么上重金(不符合楼主的想法)。有舍才有得啊,上述一个都没有的话,CTO级别或者说有成为CTO潜力的人是不会轻易下决定email的;要知道,这样的人可是香饽饽。另外,简历里面最好能够量化一些形容词啊,比如“非常成熟的技术”?何谓成熟的技术?最好可以Name three。

我现在也在创业,不过我已经不再相信网络招聘,都是从自己的人脉入手(不要告诉我没有任何人脉就开工,以后会吃大亏的),提前一年松土,机会合适直接开挖:一没那个精力大海捞针,二在什么阶段招什么人。大部分项目落地,是不需要诸如电商CTO级别百万年薪的人的,用不上。

另外,互联网创业,除非到了融资阶段,没人关心你是海归还是土鳖,唯一证明你实力的就是:和土鳖干他一仗,自己的实力到底在哪。

看上去楼主还是蛮有信心的,加油。看好你哟。
1  2  3  4  5  6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475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8ms · UTC 10:02 · PVG 18:02 · LAX 02:02 · JFK 05:0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