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binxin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19 页
回复总数  375
1  2  3  4  5  6  7  8  9  10 ... 19  
11 天前
回复了 echoles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这就业市场见鬼了...
SyntaxError 或 IndentationError 。
你回 format err 面试肯定过不了。
其实这就是一部分人现在的选择或者说现实?
努力读书,努力工作,996 ,收入可能在 32 岁时高于同龄人一截(未必是一大截),但是未必只比同龄人少 32 年的高质量生存时间?
@christin 可以洗啊~~

显然暴雪对网易是真爱,独自扛下所有,临别赠礼热搜~
在赤裸裸的商业战场,还有这样的真爱公司,还是很难得的~
69 天前
回复了 windghoul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现阶段是买房的好时候吗?
毕竟当前正处于历史性的拐点,刚刚完成了人口止升回跌的目标,估计市场上会有不理性的情绪反馈吧?
69 天前
回复了 doudou1523102 创建的主题 汽车 谈谈我未来为什么不买新能源
想想波音~
69 天前
回复了 doudou1523102 创建的主题 汽车 谈谈我未来为什么不买新能源
反而 L2L3 是最不应该考虑的吧。
我写个 400 行代码的小脚本都有意料之外的 bug ,现在让我把命交给一群人写的不知道多少行代码,实在难以交付。

大家想想自己是如何回复用户反馈的:
某 A L2/L3 出了车祸丧生 -> 公司:没能复现,下一个。
某 B L2/L3 出了车祸丧生 -> 公司:没能复现,下一个。
某 C L2/L3 出了车祸丧生 -> 公司:没能复现,下一个。
.....

一个 Q 以后:我们发现过去一个 Qxx 场景下 L2/L3 出事故的比例上升了,拉个专项定一下吧。
一年以后:定位出来了,某某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 xx 问题,统计了一下影响面,大概 xx 次吧,占比不到 x 分之一,符合 SLA 目标。
69 天前
回复了 acthtml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没有阳康两个礼拜还咳嗽的?
快一个月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3 天前
回复了 hugoqin 创建的主题 Apple 爱奇艺投屏限制 480p
@jjxtrotter
是的,所以我其实也不理解为啥有做 IT 的人会骂网盘限速。。。。

我是真的不理解,不是反讽~
好主意啊,放在桌面上自带共振音箱~~~
@weaponc 每天晚上都充电,但是架不住苹果充电又慢续航还不行呀,于是白天还得冲啊,白天他也充的慢于是慢慢的人也就被手机驯化了回到工位和家都是首先给手机充电啊,凭啥~

至于充电宝?那这么说苹果后续也可以出一个不带电池的手机,反正用户已经被驯化了知道自带充电宝。

btw ,我是苹果用户,我知道苹果还会聪明晚上只充到 80%
快充还有一个好处是改变了我用手机的体验:
1. 用苹果的时候,充电又慢,续航又不行,于是养成了常年充电的习惯,完全不是处于对手机的爱护,而是因为一旦某次着急出门手机电量又不足,就直接跪了,而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两次。
2. 换成国产手机之后,充电 120W ,续航又坚强,现在手机真的就是个工具了,拿起来就用,没电了插上十多分钟充满,也不用充满,几分钟充到 50+ 就很够用了。
看完讨论,觉得 py 就这么定义的爱用不用。
看完文档中下面这个 case ,突然有点想说脏话。

'mississippi'.rstrip('ipz')
'mississ'
可以去「系统信息」里面查看充电功率。
苹果自家三换一的转接头,充电功率只有 47 瓦,无论电源是多少瓦,对于 MBP16 来说就是充不上电,电池掉电。
而且每个转接头能提供的充电功率都不一定。
而且问过苹果客服,他们自己也不能查询自家生产的转接头能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客服的建议居然是让我再插一根线充电。
建议楼主去看看远离垃圾人。

我也有同样困扰,但是别人不讲道理就是不讲道理,升级的方案容易控制不住并且一旦升级就从自己有理变成了双方都不占理。
最终只能看一些「远离垃圾人」的鸡汤,学学阿 Q 。

何况,垃圾人都是镜像的,自己看对方是垃圾人的时候对方也一定觉得自己是事儿逼垃圾人,哎~
@cssk
其实我想讨论的点不是代码质量的问题。

而是油车已经多年不进步了,没有新功能≈没有新 bug≈老 bug 是存量的总会越修越少。
电车 /辅助驾驶还在进步,于是有风险。

油车刚出现的时候想必也出了不少问题。

假如是手机 /电脑 /衣服,我当然欢迎技术进步,乐于享受技术进步。
假如是飞机 /汽车,总要接受一些人不想玩命吧。
@cssk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认为不同的场景会让工程师对代码的安全性要求不一样。

我之前了解的一个行业理论上对代码要求的安全性极高(毕竟后果也很严重),但是每次看到线上 case ,我就觉得我们的 QA 人力应该 x100
@swulling
我不是汽车 /机械这个行业,所以我会相信他们的节操和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或者说几十年上百年没有大的进步),没有 bug 或者 bug 少。
我自己写一个小 demo 都一堆 bug ,因为了解,所以不信任。

假如特斯拉的刹车(刹车兜底)是机械的就很不错。
这里这么多研发大佬,自己写功能有 bug 的比例是多少?千行代码 bug 率是多少?特斯拉的研发比自己能牛多少?

以此类推,行车电脑的可靠性能有多少?
OP 主楼里面的两个 case 都解出来了,正要过来 show 一下,发现 op re 的那个长 case 报“maximum recursion depth exceeded”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 19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nftychat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实用小工具   ·   9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5556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5ms · UTC 20:58 · PVG 04:58 · LAX 13:58 · JFK 16:5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