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XX

UIXX

V2EX 第 292801 号会员,加入于 2018-02-20 15:30:01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577
根据 UIXX 的设置,主题列表被隐藏
二手交易 相关的信息,包括已关闭的交易,不会被隐藏
UIXX 最近回复了
有点意思,让我想起来很多年前去前女友家吃饭。

从小我妈对我这方面的监控尤其严厉,但我秉承“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屡教不改,想着这么大个人还会掉碗?我的前女友也是个不扶碗族。

有一次见家长——就是常规的去女方家吃饭见亲戚,过程很顺利,吃完饭几个长辈在拉家常的时候,女方的爸爸问
“***是不是手受伤了?”
女方的妈妈:“没有,就是人家的习惯,你女儿也一样。”
然后前女友也出来打圆场...

当时我有点震惊,因为我从没想过不扶碗其实跟个人形象息息相关。事后照照镜子,单手不上桌的样子有点像手打石膏不便用餐,我在女方的父母面前没有展现一个“健全”的自己。

-------------------------------------------------------

从实用主义来说,成年人因为不扶碗而掉碗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完全可以不做扶碗的动作。但手最好是放在桌上,否则在别人眼里呈现的姿态不美观(会让人联想伤者、残疾人、乞丐等非常人形象)。

扶碗是个让手放在桌上的一个自然的动作。
4 天前
回复了 twoz 创建的主题 生活 相亲后续,性格真的决定命运,感觉要凉凉
以下纯属个人经验,如有雷同,说明我们在一个地球:

1. 女方她朋友/同学/同事,甚至她妈说她急都不能代表她本人观点,大部分主角是内心反对表面敷衍的,也有半推半就无所谓的。

2. 女方心里有人/有遗憾期间不适合任何直白的进攻,把她当备胎,不间断地嘘寒问暖得了。

3. 自尊、自爱、拥有独立人格永远是建立任何关系的前提。
一般公司中决策者和一线管理不会完全重合,即
[拍板裁员的管理(高管)跟直接看得到且能正确评估你成果的管理(中层打工人)不是一个人。]
在这个前提下,简洁代码、写 wiki 等技术层面努力的结果在裁员决策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吃力不讨好是常事。

你可以有一万种被裁的理由,因为写文档把自己写没了是概率很低的、典型劣币淘汰良币的烂环境。
但,为什么要因为烂环境抛弃那可贵的职业素养?你要给下一段历程以更好的自己。
很真实的想法,很实际的情况。说一个身边的例子。

家里有个在国企信息科的小弟,主要是用 Excel 搞业务分析。
以前他经常跟我请教怎么实现 XX ,自从有了 chatgpt ,他终于摆脱了“只差一个程序员”的窘况。现在想做什么程序,chatgpt 直接起框架,然后自己修修改改能用就成。

很多人还停留在 chatgpt 不能完成中级任务的直球思维上,chatgpt 真正能让程序员有危机感的点在于它给代码行业祛魅,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外界人对其认知壁垒。
“不怕你手头上工具多,就怕你觉得自己能行,更怕你真行。”

程序员焦虑归焦虑,怎么办?
一个更极端的例子,纺织机出现的时候,纺织工人都去干嘛了?
如果你单一生计,那下岗了生活没着落。
如果你转头又学会了模具,那就是事业第二春。
人挪死树挪活,在大潮面前让自己多维度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有退路。

-------------------------------------

转行可不可行?可以尝试,但在没有其他技能的条件下,不要完全做陌生的领域。

过渡性的转行可以是:

1. IT 自媒体
2. 在线授课
3. 经营个人 APP (小众 APP/资源整合型 APP/“海外 APP”本土化)
4. 独立游戏
光看标题( OP 不会处理排期)-> OP 的问题
加上 APPEND (员工评估不当)->员工的问题
加上评论(员工怀孕)-> OP 的问题

我只想说,还有反转吗? OP 没有作完整且客观的描述,外人是没法客观评价的。
14 天前
回复了 lemoon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研一在读好迷茫,求 v 友给点意见
这不学生迷茫老三样嘛

[没有目标] [环境宽松] [自我驱动力不足]

别一直躺在舒适区,给自己树立目标,做点有挑战的事情。谈恋爱嘛,其实也算,更重要的是趁读书,多利用学校资源提升自己。
经常遇到这种困局。

长话短说,在你的视角里,你的价值在于技术实现的含金量。在领导的视角里,你的价值在于他脑子里对于该技术的看法,而这个看法往往跟现实情况有较大出入。

对于你说的第一种情况,其实在领导脑子里有两种概念:
1. 这个事情简单,给他做就行了。
2. 这个事情麻烦,只能交给他。
2 一般我们都看作是好事,也是我们谈判空间的保证,所以一般不这么区分结果。这样改就合理多了:

领导觉得简单,这次做好了,下一次还有这样的东西领导会直接安排给我。
领导觉得简单,这次没做好,他会觉得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可能会使我在他心目中的价值进一步降低。
领导觉得困难,这次做好了,下一次还有这样的东西领导会优先找到我,我也有了讲价钱的筹码。
领导觉得困难,这次没做好,他可能会理解,我给他出个后备方案说不定还加软实力印象分。
总得有上下文吧,哪里能凭一句话就断定别人的态度呢?
23 天前
回复了 PierreGasly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24 应届生求职迷茫,求解惑
@PierreGasly 首先,这里说的是四大行的省行,不包括一些商业银行,也不讨论非科技岗,因为在商业银行里面做信贷也是可以很高工资的。

1. 无论是银行还是通信,大趋势是集权,系统级别的业务逐步收归总行/集团总公司。真正有技术含量东西不会落到下级机构,但即使是上层,多半的产品还是外包做(甩锅),带来的结果就是科技岗要承接许多非科技岗任务。银行的这类工作比通信的多且杂,指标定得高不说责任还重。

2. 银行跟通信都有海量数据,但前者对于发展数据科学(大数据分析、AI 应用等)的态度不如后者明朗,多停留在口号层面,难以落实。

3. 现在房地产萎靡,多个巨头也摇摇欲坠。恒大之流暴雷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业,即使是国企也难免被留下的一堆烂账蠹虫吃空。

4. 金融走向多元化,通信走向多极化。通信业再不济也是三巨头,也是事实上的垄断。
地铁老人手机.jpg

我带过很多人,有个经验之谈:
每个岗位都有用人成本,这个用人成本在特定公司、特定时间段下是相对固定的,不会随着岗位工资的降低而降低。
什么意思呢?
这个岗位的用人成本是 10000 ,但是公司招了个 3000 的人,那么这 7000 的人才素质差距就会从公司的其他成本中填补。

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一些新人品质是有价的。
“过目不忘的本领”
“事后反思与总结的习惯”
“摆脱学生思维的心态”
“懂得换位思考带来的好脾气”
甚至“灵活运用搜索引擎”
如果他是在校园学习中拥有的,聘方要为这个人的学历买单。如果他是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聘方就要为这个人的能力买单。

回过头来看,既然公司要开出 5K 的薪资招人,就要有给他配备足够培训的准备,至少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不还指望着找一个少年天才?经济规律也不是这样运作的。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416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543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4ms · UTC 10:15 · PVG 18:15 · LAX 02:15 · JFK 05:15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