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goreliu
V2EX  ›  随想

吃苦背后的逻辑

  •  1
     
  •   goreliu · 2018-08-30 01:17:45 +08:00 via Android · 5713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2323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我本以为苦难哲学在多年以前就已经跌下了神坛,那估计只在我想象的那个世界中如此。在真实世界中,依然为苦难哲学买单,无休止地夸大吃苦的重要性甚至必要性的人不在少数。

    可以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荒谬。想吃苦吗?身边有墙没,越结实的越好,没有墙的话地面也行。攒足了劲,用脑袋狠狠地撞上去,丰盛的痛苦大餐就来了,运气好的话,下半辈子都不用愁没苦吃了。想必依然游离在精神病院之外的人,没有几个人愿意吃这样的苦,也不认为吃这样的苦有什么意义。

    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厌其烦地说年轻时要多吃些苦,别在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甚至“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呢?想必里边的吃苦必然不是平白无故地用脑袋撞墙,不然也不会吸引那么多人(不管宣扬吃苦重要性的人是真那么认为,还是别有用心)。

    这背后其实还有一套稍微复杂些的逻辑的。

    简单说,认为吃苦重要的人,通常是把吃苦作为了某种交易的投入,为了得到那种自己想要的东西,吃些苦是值得的。比如一个人要想以后过上好日子,那小时候刻苦学习吃的苦就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从小贪玩无度,不学无术,那长大后想过上好日子就不容易了,即使祖上留下万贯家财,也很难保证他他一生幸福。

    受这个逻辑的影响,很多人都认同在某些情况,吃苦确实是重要的甚至必要的,所以重点不在于吃苦是否重要,而是吃什么样的苦才重要。然后这烂账就算不清楚了,毕竟每个人在乎的东西不一样,比如有人认为为了整容吃苦不值得,有人就认为非常值得,这是讨论不出一致结果的。

    不过且慢,吃苦背后的逻辑真的这样简单吗?

    既然吃苦可以被看作某种交易的一部分,那就得把这种交易分析清楚了,一个人投入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比如一个人刻苦读书,考上了大学,又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在这个交易中,投入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很简单,投入的是学习,得到的是工作,好像没有吃苦的位置。有人说怎么没有啊,投入的学习里就包含了吃苦,早晨起大早上学和睡懒觉显然是不一样的,更不用说挑灯夜战写作业了。

    那先来看一个更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家离超市五百米,大热天他在家里突然想吃冰棍了,但冰棍显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于是他去超市买了一根冰棍,并因此承受了在大热天的公路走一公里的苦。假设冰棍两元钱一根,那么这个交易怎么算呢?我想多数人都同意两元钱买一根冰棍,简单明了。但如果有人说,不对,他付出的不只是两元钱,还有大热天走一公里所吃的苦,于是整个交易是两元钱加上路上吃的苦换取了一根冰棍,其他人有什么看法?有些人可能想想就认为有道理,的确是这样的,他付出的不只两元钱,还包括路上吃的苦。

    但卖冰棍的人可能就有意见了。你路上吃多少苦和我卖的冰棍有什么关系?我没有因为你走了一公里路就得到什么额外的东西,那肯定不是交易的一部分。那么他路上吃的苦,到底是不是交易的一部分呢?

    这个账怎么算呢?难道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吗?

    其实不然,这个要分阶段分析。我们可以把他买冰棍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他在超市买冰棍的阶段,另一个是他走在往返路上的阶段。只有前一个阶段,才属于交易。而后一个阶段,只是为交易做准备。那这样又出新问题了,我们似乎可以把这个为交易做准备的阶段看作另一个交易,这个交易的目的是获得买冰棍的机会。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交易。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人可能就笑了,付出的是在路上吃的苦,得到的是买冰棍的机会,所以吃苦这回在交易里没跑了。那么假设他的邻居也喜欢吃冰棍,不同的是他还喜欢散步,不管天气热不热,他每天都要出去走上几趟享受散步的美好时光,顺便会在路过的超市买根冰棍吃。那么对他来说,这个账怎么算?他可没有因为买冰棍而吃苦。

    我们很容易发现,买冰棍的机会并不是吃苦换的,而是从家门走到超市这个行为换的,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这个行为而吃苦,取决于他自己,在这吃苦也不属于交易的一部分。

    同样地,如果一个人以学习为乐,他很可能就不会因为辛勤学习而吃苦,相反会把他当作一种享受。有这样的人吗?别人我不清楚,但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我从小到大,基本上从来不认为学习是吃苦,虽然学习成绩不算特别优异,但在小学、初中、高中每次考试排前几名基本还是没跑的。对我来说,刻苦和学习两个词基本不搭边。

    甚至在工作上,我也没吃什么苦,至少我不认为的得到的薪酬是我吃苦换来的。在几年的时间,我基本上一边做我感兴趣的事情,一边得到薪酬,在这个交易里,也没有吃苦的位置。最后我辞去工作,也和吃苦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我发现人生方向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但也不能说我没吃过苦。惊天动地的苦我确实没吃过,但小打小闹的苦我也多少吃了一些,有些可能已经超出小打小闹的范围了。但我从来不认为我用吃苦换来了什么东西。一般当我去做一件我没能力做的事情,或者做一件我勉勉强强有能力做的事情,我会吃苦,吃苦的原因是我能力不足。那为什么我要吃苦呢?因为在我看来,和做那件事的收益相比,吃苦是可以接受的。我不认为吃苦是交易的一部分,它只是一种做一件事的代价。代价当然越少越好,但有些时候我实在没办法把它再减少了。

    把吃苦当代价和当付出或者投入比有什么区别呢?简单说代价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不能完全避免,通常也是可以减少的。如果把它当付出或者投入,就变味了,一个人很可能认为它越多越好,如果他认为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

    那么吃苦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简单说,吃苦只是做一件事的代价,产生这样的代价通常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这代价本身换不来任何东西。如果一个人吃苦后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吃苦,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代价,他可能会做些事情让自己避免类似的代价,那么他也就从吃的苦中得到了东西,但这收获也不是吃苦换的。一个人能力强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需要再吃任何苦了。如果一个人依然在吃苦,他可以仔细分析下自己能力都差在什么地方,如何提升,不然苦很可能就白吃了。
    第 1 条附言  ·  2018-08-30 11:06:21 +08:00
    我的观点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在付出某物并得到某物的过程中,吃苦并不属于付出的那部分,而属于一个人做整件事的代价。

    我希望想参与讨论的人先理解一下我这个观点,不然我是不打算回复的。
    42 条回复    2019-06-10 13:29:54 +08:00
    Laynooor
        1
    Laynooor  
       2018-08-30 07:39:24 +08:00 via Android   ❤️ 3
    分享一篇前几天在知乎日报上看到的文章。

     知乎用户

    美国人有一个习惯——从不关空调:办公大厦晚上人去楼空,中央空调却要继续工作 12 个小时。我问美国朋友:“如果关掉空调,不是可以省很多电吗?”朋友天真地眨眨眼睛:“可是,那上班后等待空调制冷的那十分钟就很热呀。”

    美国人吃不了苦吗?

     

    我妈妈经常对我提出批评,说我出门路远点天热一点就要开车或打车;下班嫌去菜场超市买菜麻烦,非要在网上超市买贵的;她想吃楼下饭馆的熟菜叫我去跑个腿,我主张加几块钱外送费请人家送上来算了。

    我吃不了苦吗?

     

    我妈妈的生活方式在我太姥姥看来也是娇生惯养。她老人家是经历过解放战争围城和三年困难时期的人,生活十分节俭。我妈妈有时把一些变质了的食物挑出来不要了,一定得及时扔进垃圾箱,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看见太姥姥捧着半个快烂掉的梨子在吃呢;她老人家晚上在房间里从来不开灯,就着月光摸黑进行一切日常活动,为的是“省电”。我妈妈请她别这样,说家里新鲜的水果有的是,开电灯更是用不了几毛钱,太姥姥反而批评我妈妈:“大月亮通亮的(方言,很明亮的意思),开灯干嘛?浪费!”

    我妈妈吃不了苦吗?

     

    我的那个美国朋友念了商学院,每天念书念到夜里两点多。我没有她那么拼命,但也经常加班加点。我妈妈呢,一辈子朝九晚五,很少加班。太姥姥更是从来不读书看报,号称一看书就头疼。

    究竟谁吃不了苦?

    如果把那位美国朋友扔到无人岛或者原始部落去,我担保别说十分钟了,就是十年八年没有空调她也能顺利活下来。等她回到现代社会,说不定我太姥姥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也是太奢侈了。

     

    ““吃得了苦”不等于自愿吃苦,也不等于放着甜不吃,专门找苦吃。吃得了苦,说白了就是忍得了这种生活,经历了这种生活,没死。

    人都是逼出来的,逼到那个份上了,大部分人都能吃得了那份苦;没到那个份上,自找苦吃,那不是有病吗?

    查看知乎讨论

    window.daily=true http://daily.zhihu.com/story/9694139?utm_campaign=in_app_share&utm_medium=Android&utm_source=com.google.android.apps.docs.drive.clipboard.SendTextToClipboardActivity
    minamike
        2
    minamike  
       2018-08-30 07:49:58 +08:00 via iPhone
    价值观不同而已
    有时候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goreliu
        3
    goreliu  
    OP
       2018-08-30 08:01:55 +08:00 via Android
    @Laynooor 这篇文章我前两天也看过,基本同意。
    p23XnFNH1Wq953rV
        4
    p23XnFNH1Wq953rV  
       2018-08-30 08:40:40 +08:00 via iPhone   ❤️ 1
    楼主请说出你背后的故事
    zhang1215
        5
    zhang1215  
       2018-08-30 08:54:07 +08:00 via Android
    zhang1215
        6
    zhang1215  
       2018-08-30 08:54:57 +08:00 via Android   ❤️ 1
    @Laynooor 为什么美国人不上班前提前十分钟开空调呢
    mimzy
        7
    mimzy  
       2018-08-30 09:00:32 +08:00
    所以电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省点电不好么
    imn1
        8
    imn1  
       2018-08-30 09:00:41 +08:00
    这些东西,去看行为学相关书籍更好理解
    单一行为、连续行为、行为集、群体行为……等等,观点与角度

    上面那个买冰棍的例子,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营销策略相关书籍都有类似例子
    zcjfesky
        9
    zcjfesky  
       2018-08-30 09:01:38 +08:00 via Android   ❤️ 2
    说美国大楼不关中央空调的那个文章怕不是去的美人国,一派胡言,晚上拉闸的大楼多了去了

    我觉得在中国强调吃苦的意识是因为建国后直至九十年代的每一代人都经历过国家级的困难,根子里都有着对于“第二天醒过来整个世界 /国家 /人生就变了”的恐惧,所以吃苦意识对于这种预备国家级困难的情况是很有用的

    但由于现在社会发展逐渐平稳,这种时刻准备最坏情况的意识也失去了它的作用
    helionzzz
        10
    helionzzz  
       2018-08-30 09:03:43 +08:00
    吃苦意识现在还是合理的,不要什么都和美国比。我们就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国家而已,改开的辉煌把一大帮人的眼睛蒙住了。
    rogwan
        11
    rogwan  
       2018-08-30 09:10:30 +08:00 via Android
    这典型的不是“质”的问题,而是“度”的问题。节俭过头甚至影响基本生活品质、身体健康都无益;提高生活品质不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吗,但是铺张浪费完全没必要。
    goreliu
        12
    goreliu  
    OP
       2018-08-30 09:34:23 +08:00 via Android
    @imn1 谢谢提醒。
    goreliu
        13
    goreliu  
    OP
       2018-08-30 09:36:31 +08:00 via Android
    @helionzzz 吃苦背后的逻辑和国家或者一个人的出身无关。
    noNOno
        14
    noNOno  
       2018-08-30 09:38:29 +08:00
    要因时而宜呀.骄奢使人放荡,节俭使人僵化,过犹不及.
    TomatoYuyuko
        15
    TomatoYuyuko  
       2018-08-30 09:50:45 +08:00
    社会上永远是傻子多,宣扬苦难哲学洗洗有利于长治久安(跑路
    goodboy
        16
    goodboy  
       2018-08-30 09:52:40 +08:00
    人类社会的进步,乃至科技的进步,其实都是让人类少受苦,如果提倡坚持吃苦,科技发明的动力就没了,人类就没有不断进步的源动力了。
    ys0290
        17
    ys0290  
       2018-08-30 10:00:45 +08:00 via iPhone
    不要为了吃苦而吃苦
    a570295535
        18
    a570295535  
       2018-08-30 10:01:55 +08:00
    主观意识不同,导致了每个人对吃苦的定义层级不同。

    一个在皇宫娇生惯养的格格,在皇宫享福那是理所当然,但她不会认为自己在享福,去到农村种地一个月,觉得这是受苦是活受罪,再回到皇宫才觉得原来在皇宫是享福;
    一个在农村种地的大娘,在农村种地那是理所当然,但她不会认为自己在享福,去到非洲饿了一个月,觉得这是受苦是活受罪,再回到农村才发现原来在农村是享福。
    mortonnex
        19
    mortonnex  
       2018-08-30 10:19:09 +08:00
    the article is not that good, cause it just exaggerates many facts and uses some inflated writing skills
    it is just like some "爽文", many of which are aiming to make you feel irritated when you're reading them

    back to the topic, in most cases, 'results' are of the most significance, and nobody cares about the 'process', so to some extent, "吃苦" makes no sense
    zlhsvc
        20
    zlhsvc  
       2018-08-30 10:22:19 +08:00
    @zcjfesky 是什么让你产生了社会发展逐渐平稳的错觉
    zhaogaz
        21
    zhaogaz  
       2018-08-30 10:26:25 +08:00
    我个人很少说吃苦,我一般说受苦。我这里的苦是一种泛指,指的是让我感觉难受 /不爽 /糟糕等等负面的事。

    吃苦能力一般指容忍的能力,

    然而负面的事情也不是你能力够就能解决得了的。比方说现在 guonei

    假如说你移民了,也要面对移民之后的其他问题。阶层不同,能力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

    楼主的观点是:能力强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不进行吃苦了。我觉得不见得。。。(我又浏览了下,楼主用自己举例的论证,你举的例子论证的是学习工作 有些人认为在吃苦,你乐在其中,并不觉得吃苦——你这里的"吃苦"指的是做某些不得以的事情是厌恶还是喜爱)

    吃苦只是做一件事的代价,产生这样的代价通常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翻译下就是,有些人不好好做事,机械的干活,不用脑子的干活,觉得干活。

    这就是我理解楼主写这篇内容的核心。

    然而一般意义的吃苦指的是前几句。
    helionzzz
        22
    helionzzz  
       2018-08-30 10:27:18 +08:00
    @goreliu 嗯 我只是说从广度上来看这个意识还没到落伍的时候,至少要做好这个准备。其次,吃苦这种几乎跟审美一样完全凭主观意识的东西也不能一概而论。
    itqls
        23
    itqls  
       2018-08-30 10:31:16 +08:00
    看谁跟你讲吃苦,爹妈就算了,如果是老板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喝着咖啡跟你苦口婆心的说:“年轻人啊,要吃的了苦”,qnmd 吧
    goreliu
        24
    goreliu  
    OP
       2018-08-30 10:40:48 +08:00 via Android
    @mortonnex 谢谢,我也发现这样的文章比较浮夸,内涵没有那么多。但是即使是这样使用了一些技巧的文章,愿意去读和思考的人也很少了,比如上边评论的人,我想大多并未仔细看文章,只是在表达自己已有的观点。

    但我不同意大多数人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强调吃苦重要性的人,很多已经把自己吃的苦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而那正是吃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而且他们并没有太多因为吃苦而得到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仔细分析的话,会清楚自己并不是真的因为吃苦而得到什么,真正起作用的是自己的努力,就像“成功人士”往往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也许再加上运气、别人的帮助、环境因素等等),他们中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自己所吃的苦换来的。强调吃苦重要性的人(真的这样认为,而不是别有用心),往往是那些和成功没太大关系的人。
    mrzx
        25
    mrzx  
       2018-08-30 10:49:19 +08:00
    我只是觉得吃苦能让我获取什么利益就是值得的。

    不然没必要吃苦,谁神经病故意让自己吃苦。
    goreliu
        26
    goreliu  
    OP
       2018-08-30 10:52:42 +08:00 via Android
    @zhaogaz 受苦体现了更多的被动性。比如一个人从出生后家庭就很穷,饥一顿饱一顿,那可以说他在受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是真的完全被动的。比如他可以选择活下去,也可以选择死去,而他所受的苦就是选择活下去的代价,这依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其他负面的事情也是一样。

    能力涉及很多方面,两个人同时经历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可能其中一个人感觉到很大的痛苦,而另一个人却自认为它是一个让自己兴奋的挑战,这就体现出了能力的差距。一个人能力足够强大后,不是说他的生活就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他依然会遇到挫折和挑战,但他不会感受到其中的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挑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
    goreliu
        27
    goreliu  
    OP
       2018-08-30 11:04:08 +08:00 via Android
    @mortonnex 我的观点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在付出某物并得到某物的过程中,吃苦并不属于付出的那部分,而属于一个人做整件事的代价。
    zhaogaz
        28
    zhaogaz  
       2018-08-30 11:13:11 +08:00
    @goreliu 对对对,虽然我也是年轻人,但是你这个观点,基本上能代表大部分网络上年轻人的观点了。我这里主要针对的点是这个: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是真的完全被动的。

    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的是:大部分事情都是被动的,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坐地铁上下班——你可以说因为自己能力不足,买不起车 balabala ——如果有了车可能要忍受路面拥挤,没有停车位等等问题——你可能会 因为能力不足,不是领导,领导都有专人开车,开路从不拥挤

    你说的也有道理,能力不足是这样的,但是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能力呢?

    我的观点倾向于认识到能力的不足,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都能解决的,能力不总会强大起来,能力有上限。

    这个观点我觉得主要不好的原因在于,他会引发出一种心态:自以为是,啥啥有能力就能干。穷就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goreliu
        29
    goreliu  
    OP
       2018-08-30 11:26:14 +08:00 via Android
    @zhaogaz 能力不足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很强的能力,都应该足以应付自己遇到的事情。每个人的环境不同,需要的能力也不一样,并不是说过得幸福的人就一定有更强的能力。

    主动或者被动取决于自己的看法,持有宿命论的人可能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动的。

    提升能力确实并不容易,但能力并没有上限。至于穷和努力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和很多其他因素有关,暂不讨论。但同样是穷,对某些人来说是苦难,对另一些人就不是。
    swcat
        30
    swcat  
       2018-08-30 13:36:43 +08:00 via Android   ❤️ 1
    你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段子,
    Q : 有人问为什么有的家里穷的人吃不了读书的苦,却能吃贫穷的苦?
    A : 本质上都是不能吃苦,读书的苦要主动去吃,对于不肯吃苦的人来说不可能,贫穷的苦躺着就来了,不吃不行

    我竟然无言以对
    nl101531
        31
    nl101531  
       2018-08-30 13:49:42 +08:00 via Android
    不要为了吃苦而吃苦就行。
    javaluo
        32
    javaluo  
       2018-08-30 13:50:36 +08:00 via Android
    楼主说的有意思
    shenyu1996
        33
    shenyu1996  
       2018-08-30 13:55:20 +08:00
    前阵子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也说到这个 没必要吃没有价值的苦
    greed1is9good
        34
    greed1is9good  
       2018-08-30 13:57:55 +08:00
    忽悠你们吃苦是为了少数人可以享福。。。仅此而已
    pelloz
        35
    pelloz  
       2018-08-30 14:00:26 +08:00
    吃苦是一种生存的战术,但是你要记得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mengyaoss77
        36
    mengyaoss77  
       2018-08-30 14:03:19 +08:00
    这就是价值观的体现了吧. 什么事情值得, 就去做, 不必拿吃苦说事.
    mingyun
        37
    mingyun  
       2018-08-30 22:38:37 +08:00
    @swcat 我也无言以对
    justfun
        38
    justfun  
       2018-08-31 19:54:32 +08:00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gwzh
        39
    bgwzh  
       2018-09-18 08:43:50 +08:00 via Android
    你看到了比较深的层面,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足够引起思考了,但是仍然不是本质。我谈一下自己对本质的理解,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启发意义。

    本质上说,吃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对那件事物心存抗拒。心存抗拒的原因则是因为心智判定了那件事物“不是好事”。

    因此,当一个人认为学习不是一件好事时,他就会心生抗拒。当抗拒心起时就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吃苦就发生了。同理,工作也是一样。一个人认为工作不是一件好事,他就会不想工作。而事实让他不得不工作时,他就觉得工作是在吃苦。然而这根本无关工作,只单纯是他自己心智认知造成的。

    吃苦与受累是不同的。吃苦源于抗拒之心,而受累则源于身体的疲惫。受累是身体的吃苦,而吃苦则是身心(主要是心灵)的受累。吃苦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受累是不可能避免的。对我来说,我是一点都不想吃苦的,但是受累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你能吃苦吗?我会说,不能,且一点都不想。做喜欢的事就算累死都很开心,但不喜欢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你可能会问,那不喜欢且不得不做的呢?很多人觉得不得不做的事在我看来都可以不做。所以,如果那件事对我来说真的不得不做,那我就会调整我的认知,在做的时候撤掉心智的评判,只是去做这件事,而非去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但如果有选择的机会,对于不喜欢的事我自然是能不做就不做,我崇尚享受,且崇尚为理想奋斗。
    goreliu
        40
    goreliu  
    OP
       2018-09-19 08:03:10 +08:00 via Android
    @bgwzh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们好像并没有矛盾。只做自己想做或者不抗拒的事情依然需要能力,可以称之为自由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组合,比如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思考能力、行动能力等等,只要有一个能力不达标,一个人就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能力不足的问题。
    bgwzh
        41
    bgwzh  
       2018-09-19 09:26:10 +08:00 via Android
    @goreliu 能力的意思是对某种行为的掌握,然而做自己想做的,这其中丝毫不包括行为。你说人做自己想做的或不抗拒一件事需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思考能力、行动能力等等,这基本上是对的,除了后面两个。

    做自己想做的不需要思考,只需要觉察。而觉察不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意识。你无法刻意的去觉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是一件可以做的事。而它不是可以做的事,那么就不可能是一种能力。

    做自己想做的也不需要行动能力,只需要去做就可以了。做有抗拒,不想做的,不敢做的,才会需要行动能力,当做想做的时,根本不需要行动能力。就好像你顺着河流流向而行时,不需要游泳,只要漂浮就可以了。只有你要逆流而上,你才得游泳。

    你需要理解身体的动作与行为 /能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身体动了,都叫采取了行为。行为一般指的是一条告诉了你怎么走,往哪走的路。而我所说的,以及你所说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这并不是一条具有明确指示的路。虽然有许多方法提到爱自己,但是很明显,很多人看了仍然学不会,为什么?因为他们笨吗?并不是。因为这些方法与其是在教导人们怎么走,往哪走,毋宁说是在描述这条路上都有什么。透过描述路上有什么东西,来让人们在自己心灵之内找到同样的路,这就是教导者们一直在做的。这跟教人如何做饭完全的不同。不只是层面上的不同,还有行为上。你只要按他所说的做你就绝对可以学会做饭,但是即便你按那些心灵导师的话来做,你仍然可能不爱自己。因为二者一个是可以刻意做的,而另一个不可以。

    因此,做自己想做的其中不包括任何行为,一定要说,它是一种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跟随内心而动。你跟随你的想法而动,这是一种行为,但如果你跟随内心的意愿,那就是无为。想法是可以复刻的,但是你内心的意愿,那是无法复制的。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你会想做什么,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因为那不是想出来的。因此,虽然做自己想做的确实很有难度,但是却无关能力,因为它不涉及行为,只有关乎人最本质的存在。它不是“做”( doing ),而是“是”( being )。


    顺便一提,就算不谈上面这些,你说人吃苦是因为能力不足也是不对的。因为你所说的已经不是直接原因了。如何才能不抗拒,才能做成自己想做的,这是另外一回事。谈吃苦的本质原因,当然要围绕吃苦来说,你在最初谈的原因不是本质的,因此无法得出吃苦源于能力不足这一个结论。后面说做到不抗拒很困难所以说需要能力则背离了与吃苦的直接关系,因此也无法得出吃苦是因为能力不足这一结论,所以综上所述,吃苦是因为能力不足这一结论不正确。但除了你的结论之外,过程上的描述我是基本认同的。
    no1xsyzy
        42
    no1xsyzy  
       2019-06-10 13:29:54 +08:00
    对 “交易” 的理解有偏差。日语的叫法比较直接: “取引”,两词可以互易,也就是说你的付出是他人的获得,你的获得是他人的付出。
    “大热天跑去超市” 你的付出并没有任何人获益,那就不是交易。

    按照经济学的叫法,应该叫 “交易成本”,即达成交易所需的额外成本——几乎纯粹是浪费掉的工作量。
    “交易成本” 就是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不太可能把冰棍存放在 500 米开外。
    交易成本过大会导致交易无法达成,而前瞻性地预见到过高的交易成本就会导致放弃交易:就像如果超市在不是 500 米,而是 500 公里开外。

    ——

    至于吃苦,佛教讲得很清楚了。(我这块理论知识采自 https://bgm.tv/blog/277118 (可惜图床挂了作者没补档),至于我自己悟道是(早在完全不了解佛教的情况下)在高中挤公交车的时候意识到 “无常” 与 “无存”)
    生皆苦,活着是一切苦难的根源。
    吃苦的原因是执念,把无常的东西执着为恒常的,就会产生痛苦。吃苦与否,决定于 “你如何看待” 而不是 “你怎么做”。

    打个比方,有人实在非常不喜欢学习,但却学得最起劲,学习相关的东西绝对是第一个上——他将 “学习” 视作一种(对自己的)投资。
    如果他不喜欢学习却热爱投资。他吃苦了吗?
    如果说他没能获得期望中的回报(无常)。他吃苦了吗?
    如果说他充分理解存在失败而不得到回报的投资(正念),并对于某次投资的失败并不担忧或后悔(无我)。他吃苦了吗?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51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5ms · UTC 04:53 · PVG 12:53 · LAX 20:53 · JFK 23:5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