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ITrecruit1
V2EX  ›  2019

职分享 | 我是如何进入对冲基金 Citadel?

  •  
  •   ITrecruit1 · 2019-04-01 21:51:43 +08:00 · 3634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208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大家好,我是 Lucy@Fintech 社区,我的微信号是:janelj78, 欢迎添加进入社区。

    FinTech 社区是一个专注于金融科技行业经验分享和职业发展的社区,旨在连结金融科技圈,为大家提供信息价值,互相分享经验学习。

    2017.1-2017.8 忙碌中的等待

    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在等待 offer,完成毕业论文和公司实习中度过。这个学期也是大学四年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offer 结果的不确定,野外实验、实习的忙碌和亲人的变故也让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最终,我在 CS 激烈的申请竞争中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综合了一些前辈的建议,选择了哥大 QMSS 的 Data Science 方向。

    事实这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选择非常正确,之后在纽约接触到了非常多的机会。

    我的实习和野外实验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份,这也让我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不是保研却还在学校的毕业生。

    虽然每天看似忙碌,但似乎我对研究生和找工作的准备上,除了之前上过得一些网课没有实质性的进步。现在回首反思这段忙碌的时间,让我明白了四点。

    第一,我们总是习惯高估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比如我当时以为自己能够应付的过来,实际上不仅身心很疲惫,在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办法专心,时常做着这一件事的时候会想起另一件事。

    第二,做事不能贪心。比如既想着跟着师兄去做实验(旅游),又想着好好完成好实习的内容,同时又要为研究生和找工作做准备。这样的不合理的妄想就导致了盲目地选择各种重大的任务却没有精力完成。这一点和当时高考前准备竞赛考试一样,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贪心两者兼顾。最后结果是在竞赛失手高考又重新开始复习。

    第三,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这是上一条的结果,因为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且我们会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在选择做事的时候不能贪心,要去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去做。保护好自己的精力,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这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能力。 第四,做事情重要的不在于开始了几件,而是在于结束了几件。这一点是吴军的观点,结合我当时的状态,深有同感。提高效率的关键重要的在于少做事。

    2017.9-2018.5,黎明前的黑暗

    在哥大的第一个学期里就在适应哥大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准备面试中进行了。

    回顾这个学期的学习,主要精力都用在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习算法课程,所以实习面试并没有什么进展。大公司简历基本上没有过,拿到几个小的公司却挂在了非常简单的算法上。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拿到了一个 unpaid 公司的实习,算是有了一个保底的选择(实习的内容和我之前在国内的工作很像,也说明了实习经历的重要性)。

    总结那个时候的经历,一个问题是面试 /做题经验太少,算法题目还不是很熟悉。另外一个是简历上项目经历比较少,很难拿到面试。

    反思之后,我在学期的后半段学习网络课程扩充了简历。

    虽然当时上课很辛苦并且并不知道对于面试有何帮助,但事实证明这些经历都对我之后的找工作有都有很大的辅助。所以,正如乔布斯所说的 connect the dots,所有的付出终将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体现出来。

    寒假回来之后我便进入了春招的全力准备阶段。将简历反复打磨修改好,便开始大规模投递简历。投递的方式既有海投,也有内推,还有学校网站的申请。

    这段时间非常考验 multitasking 的能力。得到一些学长学姐的建议和经验,我将大概 50 %的精力放在了找实习上,剩下的课业主要就靠平时上课和靠谱的队友讨论中进行了。

    有了之前的准备,春招的面试要比之前顺利很多。最终机缘巧合拿到了三个 offer,并且最终选择到一家 hedge — fund 做 quantitative developer。

    但因为有了暑期在 hedge — fund 的实习,拿到了一些类似 hedge — fund 的面试,并在 onsite 过程中从容了许多。

    2018.9-2018.12 ,收获与转变

    从九月起,我开始了秋招的投递,最终总共经历了 17 个公司大大小小的面试,收获了 4 枚 offer。Citadel 的面试从在十月底一直持续了十二月,中间从电话到公司面辗转面了两个不同的组,最后终于在十二月份拿到了心仪的 offer。

    转专业心得:道 古人讲道为体,术为用,道为世间规律,术为规律之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

    虽然转专业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有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总的原则和规律可寻。反思我这两年的经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促成了我现在的转变。

    第一是前辈指点。当时有读博士和读硕士的抉择,因为咨询了很多前辈的建议,所以做决定时可以更加果断。当然每个人在给予建议时都是根据自己的背景来决定的,因此也需要辩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

    第二是榜样激励。因为看到了之前的学长学姐有成功转专业的案例,对自己做出转专业有很大的决心和动力。

    第三是快速学习,掌握方法。进入新的领域,用最高效(不排除付费)的方式了解这个领域的重点,然后逐渐掌握方法。比如我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的课程,以及找学长学姐聊天询问工作求职的方法,这些都是对于转专业的成功有很大帮助。(也即所谓的术)

    第四是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有时做成一些事是需要承担一些风险的,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但是当第一步迈出去之后,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任务,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就像学姐说的,每天怎么过还是取决于自己。

    第五是保持良好心态,努力努力再努力。Be proactive,在目前的状态下尽可能做到最好,这个大概是这两年一直坚持保持下来的做事方法。所有的付出都会有一天得到回报,connect the dots。

    最后是运气。有时候找工作、选学校、转专业也都是运气使然。比如我在面试黑石时已经通过面试却没有了 headcount,又或者在领英上被猎头联系最终拿到了 citadel 的 offer,都是有机缘巧合的存在。

    转专业心得:术 除了我在上述如何找实习一文中写的一些方法之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心得不妨分享:

    实习的帮助要比上课大很多。在工业界积累经验最快速的方法还是去实习。我的两段实习经历都对我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把每一次面试当作锻炼的机会。不要浪费任何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利用各种渠道扩展人脉,打造个人品牌。这点在领英上很适用,比如会有很多猎头前来推荐职位。同时领英也是一个提供前辈们联系方式的好的平台,多去咨询会有很多收获(比如提供过来人的经验)。

    FinTech 是一个金融科技社区,专注于金融科技行业经验分享和职业发展。

    2017.1-2017.8 忙碌中的等待

    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在等待 offer,完成毕业论文和公司实习中度过。这个学期也是大学四年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offer 结果的不确定,野外实验、实习的忙碌和亲人的变故也让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最终,我在 CS 激烈的申请竞争中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综合了一些前辈的建议,选择了哥大 QMSS 的 Data Science 方向。

    事实这个基于地理位置的选择非常正确,之后在纽约接触到了非常多的机会。

    我的实习和野外实验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份,这也让我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的不是保研却还在学校的毕业生。

    虽然每天看似忙碌,但似乎我对研究生和找工作的准备上,除了之前上过得一些网课没有实质性的进步。现在回首反思这段忙碌的时间,让我明白了四点。

    第一,我们总是习惯高估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比如我当时以为自己能够应付的过来,实际上不仅身心很疲惫,在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办法专心,时常做着这一件事的时候会想起另一件事。

    第二,做事不能贪心。比如既想着跟着师兄去做实验(旅游),又想着好好完成好实习的内容,同时又要为研究生和找工作做准备。这样的不合理的妄想就导致了盲目地选择各种重大的任务却没有精力完成。这一点和当时高考前准备竞赛考试一样,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贪心两者兼顾。最后结果是在竞赛失手高考又重新开始复习。

    第三,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这是上一条的结果,因为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且我们会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在选择做事的时候不能贪心,要去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去做。保护好自己的精力,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这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能力。 第四,做事情重要的不在于开始了几件,而是在于结束了几件。这一点是吴军的观点,结合我当时的状态,深有同感。提高效率的关键重要的在于少做事。

    2017.9-2018.5,黎明前的黑暗

    在哥大的第一个学期里就在适应哥大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准备面试中进行了。

    回顾这个学期的学习,主要精力都用在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习算法课程,所以实习面试并没有什么进展。大公司简历基本上没有过,拿到几个小的公司却挂在了非常简单的算法上。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拿到了一个 unpaid 公司的实习,算是有了一个保底的选择(实习的内容和我之前在国内的工作很像,也说明了实习经历的重要性)。

    总结那个时候的经历,一个问题是面试 /做题经验太少,算法题目还不是很熟悉。另外一个是简历上项目经历比较少,很难拿到面试。

    反思之后,我在学期的后半段学习网络课程扩充了简历。

    虽然当时上课很辛苦并且并不知道对于面试有何帮助,但事实证明这些经历都对我之后的找工作有都有很大的辅助。所以,正如乔布斯所说的 connect the dots,所有的付出终将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体现出来。

    寒假回来之后我便进入了春招的全力准备阶段。将简历反复打磨修改好,便开始大规模投递简历。投递的方式既有海投,也有内推,还有学校网站的申请。

    这段时间非常考验 multitasking 的能力。得到一些学长学姐的建议和经验,我将大概 50 %的精力放在了找实习上,剩下的课业主要就靠平时上课和靠谱的队友讨论中进行了。

    有了之前的准备,春招的面试要比之前顺利很多。最终机缘巧合拿到了三个 offer,并且最终选择到一家 hedge — fund 做 quantitative developer。

    但因为有了暑期在 hedge — fund 的实习,拿到了一些类似 hedge — fund 的面试,并在 onsite 过程中从容了许多。

    2018.9-2018.12 ,收获与转变

    从九月起,我开始了秋招的投递,最终总共经历了 17 个公司大大小小的面试,收获了 4 枚 offer。Citadel 的面试从在十月底一直持续了十二月,中间从电话到公司面辗转面了两个不同的组,最后终于在十二月份拿到了心仪的 offer。

    转专业心得:道 古人讲道为体,术为用,道为世间规律,术为规律之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

    虽然转专业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方法有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总的原则和规律可寻。反思我这两年的经历,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促成了我现在的转变。

    第一是前辈指点。当时有读博士和读硕士的抉择,因为咨询了很多前辈的建议,所以做决定时可以更加果断。当然每个人在给予建议时都是根据自己的背景来决定的,因此也需要辩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

    第二是榜样激励。因为看到了之前的学长学姐有成功转专业的案例,对自己做出转专业有很大的决心和动力。

    第三是快速学习,掌握方法。进入新的领域,用最高效(不排除付费)的方式了解这个领域的重点,然后逐渐掌握方法。比如我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的课程,以及找学长学姐聊天询问工作求职的方法,这些都是对于转专业的成功有很大帮助。(也即所谓的术)

    第四是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有时做成一些事是需要承担一些风险的,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但是当第一步迈出去之后,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任务,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就像学姐说的,每天怎么过还是取决于自己。

    第五是保持良好心态,努力努力再努力。Be proactive,在目前的状态下尽可能做到最好,这个大概是这两年一直坚持保持下来的做事方法。所有的付出都会有一天得到回报,connect the dots。

    最后是运气。有时候找工作、选学校、转专业也都是运气使然。比如我在面试黑石时已经通过面试却没有了 headcount,又或者在领英上被猎头联系最终拿到了 citadel 的 offer,都是有机缘巧合的存在。

    转专业心得:术 除了我在上述如何找实习一文中写的一些方法之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心得不妨分享:

    实习的帮助要比上课大很多。在工业界积累经验最快速的方法还是去实习。我的两段实习经历都对我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把每一次面试当作锻炼的机会。不要浪费任何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利用各种渠道扩展人脉,打造个人品牌。这点在领英上很适用,比如会有很多猎头前来推荐职位。同时领英也是一个提供前辈们联系方式的好的平台,多去咨询会有很多收获(比如提供过来人的经验)。

    1 条回复    2019-04-02 08:56:15 +08:00
    ansonsiva
        1
    ansonsiva  
       2019-04-02 08:56:15 +08:00 via iPhone
    哥大。。。那 offer 还不随便拿。。。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99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5ms · UTC 21:15 · PVG 05:15 · LAX 13:15 · JFK 16:15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