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这是一个专门讨论 idea 的地方。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你或许能够想到很多 idea,但是由于现实的限制,却并不是所有的 idea 都能够成为现实。

那这个时候,不妨可以把那些 idea 分享出来,启发别人。
luw2007
V2EX  ›  奇思妙想

智能教育项目

  •  
  •   luw2007 · 2015-02-28 11:00:52 +08:00 · 4051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55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1. 项目适用范围
    数学 物理 其他学科(主要指化学)非严谨理科,

    2. 特性
    - 每题都确认知识点,题型,模式(大题考察范围, 一个知识点可能有多种模式考察)
    - 记录做过的题,出错的题。
    - 标记不会(知识点/模式),可寻求他人讲解
    - 结合遗忘曲线和掌握情况出题
    - 调动用户的学习积极性
    - 老师知识用来答惑,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推导学生的短板,针对性讲解

    3. 可行性实践:
    高三补习班~可以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并且有一定的自制力。

    4. 前期推广:
    家教佣金模式,使用稳定后退还

    5. 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陷:
    - 是否真的有效
    -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身体的危害

    6. 项目难点:
    - 大量知识点梳理
    - 对题的标注量会很大(这点可以出版社合作)

    7. 盈利模式:
    - 卖书挣佣金
    - 学生指导抽成
    - 生产设备
    第 1 条附言  ·  2015-02-28 13:50:51 +08:00
    前言:
    目前各种在线平台想要实现的就是给学生更多的资源(学习资源, 指导资源).
    以往一个学生不可能占用一个老师的时间去判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解题能力, 薄弱点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比普通家庭好的原因. 教育一直是靠钱(资源)铺路.
    题库类的app, 出发点是题, 替代的答题本. 这个项目是想成为老师的助手/甚至于替代老师. 去数据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供更优化教学.
    第 2 条附言  ·  2015-02-28 16:37:58 +08:00
    1800 ----
    @kkgogo 老师肯定是了解全部知识点的. 比如高中数学, 有疑惑不解, 一般数学老师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41 条回复    2015-03-12 15:54:57 +08:00
    luw2007
        1
    luw2007  
    OP
       2015-02-28 11:04:36 +08:00
    @kokdemo 早上坐车时后想到的.
    觉得可能和题库类的app 功能上重复了.

    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壁垒.
    kokdemo
        2
    kokdemo  
       2015-02-28 11:08:20 +08:00
    @luw2007 技术壁垒不是核心的问题……

    这个东西就定义成了一个让高三学生做题的app吗?
    luw2007
        3
    luw2007  
    OP
       2015-02-28 11:11:28 +08:00
    @kokdemo 用屏幕代替书本. 通俗点就是电子书包(我是不想这么说,这个词太低级了)
    kokdemo
        4
    kokdemo  
       2015-02-28 11:12:24 +08:00
    @luw2007 于是现在变成了一个装着app的硬件?类似pad这种吗?
    luw2007
        5
    luw2007  
    OP
       2015-02-28 11:16:06 +08:00
    @kokdemo 多平台也好实现.
    主要是方向有点挤兑题库类app了.
    luw2007
        6
    luw2007  
    OP
       2015-02-28 11:18:09 +08:00
    差别可能在于, 出题app 用都是题海战术.

    我想实现的是减少学生做题量.
    luw2007
        7
    luw2007  
    OP
       2015-02-28 11:21:32 +08:00
    做题的目的还是映射到学生的知识点, 做题技巧上.
    所有的目的是减少做题量. 从质上解决量的问题.
    kokdemo
        8
    kokdemo  
       2015-02-28 11:24:36 +08:00
    @luw2007 那么其实并没有必要做这样一款app/pad,搞个新的补习班就行了。
    luw2007
        9
    luw2007  
    OP
       2015-02-28 12:14:47 +08:00
    @kokdemo 通过平台才能方便的记录和处理这些问题. 可能一款app, 也可能是一个平台.

    目前各种在线平台想要实现的就是给学生更多的资源(学习资源, 指导资源).
    以往一个学生不可能占用一个老师的时间去判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解题能力, 薄弱点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比普通家庭好的原因. 教育一直是靠钱(资源)铺路.

    通过平台化让教育者快速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做到因材施教. 这才是目的.
    luw2007
        10
    luw2007  
    OP
       2015-02-28 13:47:26 +08:00
    题图类的app, 出发点是题, 替代的答题本.
    我这个项目是想成为老师的助手/甚至于替代老师. 去数据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供更优化教学.
    luw2007
        11
    luw2007  
    OP
       2015-02-28 15:07:12 +08:00
    想法类似 Khan Academy
    在学校试点估计做不到, 但是在高三复读生, 家教生中应该可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91314
    linhua
        12
    linhua  
       2015-02-28 15:18:20 +08:00
    想法很好,这个想法值得深入思考。
    首先更正一点,这个app的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学习,进行错题分析,做自我总结。
    因此app应该主要是提供统计数据及针对性的建议供参考

    我有过一个数字笔记本的想法,主要针对自学,借鉴于anymemo,anki等flashcard应用以解决记忆问题,方便进行笔记的整理利用,类似填鸭式(自己给自己出题,自己检测自己的记忆情况)。
    具体操作:
    1、学完每一节或每一章后,自己从中提取知识点(自己觉得重要的)制作大纲(可以像思维脑图那样的,也可以是线性的笔记),当然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没理解的进行标记,以待下一次进行理解。
    2、定期根据大纲进行自我测试,(这种自我测试就与flashcard应用一样了),标记出遗忘的点目。
    3、根据标记的进行重点复习,理解。
    这些步骤中最重要的是测试,以建立反馈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当然也可以不用app,只是为了提高整理笔记的效率,及更容易的复用笔记。
    linhua
        13
    linhua  
       2015-02-28 15:26:59 +08:00
    学习似乎就这三个问题:
    1、理解。理解当前这个知识点。
    2、联系。与其它知识点建立联系。
    3、记忆。记忆知识点及它们间的联系
    luw2007
        14
    luw2007  
    OP
       2015-02-28 15:37:46 +08:00
    @linhua 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人按照同一个节奏学习.
    其实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
    有人接受能力强, 理解力好, 他学习曲线可能是先快后慢.
    有人接收能力弱, 推理性强, 他学习曲线可能是先慢后快.

    所以我想通过平台把学生的各项能力变成数据, 便于进一步教学.
    linhua
        15
    linhua  
       2015-02-28 15:57:50 +08:00
    @luw2007 为什么是先快后慢呢?快在理解上,慢在记忆上?而先慢后快是慢在理解上,快在记忆上。不知我的理解对吗?
    变成数据当然很好,也是一种趋势。但是就算变成数据了,基于大班教学的现状,教师也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数据。应该把这些数据提供给学生以便让他自己决定该重点复习什么。
    luw2007
        16
    luw2007  
    OP
       2015-02-28 16:03:16 +08:00
    我本身就是先快后慢, 初三学习化学, 上学期, 新事物接收很快, 全班第一. 下学期, 新鲜感退去, 又厌倦题海战,成绩下划.
    每个人肯定都不同. 如果能变现这些数据,
    根据个人特点重新细化知识点, 为不同的人找到不同的学习之路.
    @linhua
    b821025551b
        17
    b821025551b  
       2015-02-28 16:04:39 +08:00   ❤️ 1
    luw2007
        18
    luw2007  
    OP
       2015-02-28 16:09:06 +08:00
    @b821025551b 项目太多阿. 看不过来. 是否看过, 大致讲讲有哪些类型呗
    b821025551b
        19
    b821025551b  
       2015-02-28 16:27:54 +08:00
    @luw2007 这个网站就是教育类信息整合的,如果有好项目找不到投资、或者有产品想宣传,可以免费帮你
    kkgogo
        20
    kkgogo  
       2015-02-28 16:30:29 +08:00
    基本同意@linhua的观点。看了楼主介绍的特性和盈利模式后,感觉数据分析和自主问答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核心功能反而不明显。举个例子,如果依靠老师答惑,我以为给老师再多的收益,老师也没有动力,因为你的题,老师们真的算不出来,他们也不会!
    @luw2007
    linhua
        21
    linhua  
       2015-02-28 16:49:29 +08:00
    @luw2007 我认为产生厌倦的原因是“无意义的重复”。重复做一些自己认为无意义的事情会让自己觉得效率低下,失去兴趣。解决办法是找到自己不会的、薄弱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练习,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练习的题目。而不是遇到一个题就做。这样自己做的题都是自己需要做的,也就不会觉得自己做的都是重复的,无意义的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过程以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是按步就班,有的追求新鲜,跳跃式浏览。而前者跟随老师的脚步时,重复率就低,厌倦情绪就少点。但后者就会觉得这些都看过了,就觉得在做无用功。
    变现数据需要建立模型,测试,提取数据。如1000小时天才理论模型。
    学生可以通过给每道错题打tag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数据库。app可以统计数据给出tag的频率高低。这个错题分析应该由学生来完成。当然积极,肯吃苦的学生是不需要这个的,他们会自己完成对自己当前学习状况的分析,虽然麻烦点,效率低点。
    Comdex
        22
    Comdex  
       2015-03-01 12:37:34 +08:00 via Android
    不是有个app叫阿凡题么
    luw2007
        23
    luw2007  
    OP
       2015-03-01 14:22:44 +08:00
    http://learning.sohu.com/20150212/n408972823.shtml
    学吧和我说的思路很接近。 但是他是通过视频去做讲解, 通过互动题眼来判断用户对知识点和题型的把握程度, 用了1年半的时间做出高二数学的相关课程。
    差别可能在实现方式上。
    luw2007
        24
    luw2007  
    OP
       2015-03-01 14:24:47 +08:00
    @kokdemo @linhua @b821025551b @kkgogo @Comdex
    竟然不能编辑回复。
    刚刚忘记@了, 补上
    linhua
        25
    linhua  
       2015-03-02 02:24:26 +08:00
    @luw2007 究竟应该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呢?
    1、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题目,提取tag,只给出有限的例子即可。因你无法覆盖他做过的所有题,无法替学生思考、反思、总结。
    2、不要让学生被动,要引导他主动学习,让他看到学习效果,强化他主动学习行为。其中关于让学习效果明显化是很重要的。学校的测试是有限的,而一般的测试排名都可以反映出高考的成绩。但这些测试的周期太长。且学生往往只关注排名,测试结果没被学生好好分析利用。如果每次测试都可以让他看到进步的效果,知道自己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那么这无疑是强有力的鼓舞。

    人无法忍受总是做单调重复的事。一件事,人头一次做,可能有点新鲜感,挑战感,但随着重复次数增加,这件事就变成乏味单调,毫无乐趣可言。所以人总是热衷于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些乏味单调重复的事。作为教师,如果一个学生第一次问一个题,这个教师应该会欣然的回答,但是当他被第二,第三...次问到这道题的话,就会产生厌恶感,然后往往就会在课堂中集中讲一次。如果有的学生当时觉得听懂了,但是以后很快又忘了,这时再问老师,老师有时会不耐烦地说“前段时间刚讲过,上课时候没认真听讲吗”

    总之,理想的app应该是同时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重复作业)。除非给老师额外补助。
    schezuk
        26
    schezuk  
       2015-03-02 09:16:29 +08:00
    如何反馈做题状态,确保真的理解掌握知识点,而不是恰巧做会,或者形式操作,或者半懂不懂?
    luw2007
        27
    luw2007  
    OP
       2015-03-02 12:53:38 +08:00
    @linhua
    目标是减少学生的做题量, 老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的进度.
    目前在查看关于幼儿教育和知识体系的建立相关的资料.(主要在知乎上)
    想通过某种途径解决量化学生进度, 加速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schezuk 做题 -> 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这个过程目前只是想到通过学生自主标记.
    系统只能提供多个纬度给学生标记.
    比如看得懂题意,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题型熟识度, 是否短时间独自给出解题思路.
    linhua
        29
    linhua  
       2015-03-03 03:55:51 +08:00
    ”通过某种途径解决量化学生进度“,想到的只有两种方法,
    1、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这个知识点什么时候学的,理解了多少,然后根据遗忘曲线,可以大致计算出他现在的记忆情况
    2、通过测试,获取学生现在的状况,作出统计分析,给出统计后的量化数据和预测数据(用来检验以后的统计数据是否符合预测)
    显然第一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你不知道学生的知识背景。而且也不可能进行全程跟踪。

    关于笔记的想法,再说几点。
    1、上学时,我是不喜欢做笔记的,因为我总是想,这些辛辛苦苦做的笔记,万一弄丢了(比如腾考场搬书时弄丢)岂不是太不值了。也不想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需要把原来的凌乱的笔记摘抄到另一个本子上,这种事情,我感觉是太没有意义了,效率太低下了。见过有人把笔记的一道题,剪掉,贴到另一个笔记本上。
    2、初步设想的是给设备配备上摘录笔,扫描笔之类的扫描设备,以方便学生可以快速录入或整理试卷上或笔记上的题目,自我总结类的语句。
    3、关于学生间的数据分享,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们毕竟在竞争。不会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如错题本)
    @luw2007

    @schezuk
    这个不用那么严格,对每一个题不用保证100%,这是建立在对大量题目的统计分析上的(这次也许你可以侥幸做对,但下一次可能就想不出来了)。只要具有统计学意义就行了,只要把最欠缺,最不熟的知识点给标记出来就行了。
    luw2007
        30
    luw2007  
    OP
       2015-03-03 10:03:48 +08:00
    @linhua 测试也不一定需要大量的做题, 毕竟选择a, b, c, d 这是考试的做法, 只要确定学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就行了. 比如一道题, 先考察体眼是否能从几个被选中获得. 然后考察对应的知识点是那个, 然后考察解题思路. 确认这个知识点之后, 如果知识点前后有层级关系, 就可以暂认为基础知识点了解.
    十多个题目基本掌握学生的情况, 然后通过每天定期抽查少量的知识点. 就可以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图

    关于笔记: 笔记应该是越来越容易了. 题库类的app都提供拍照识别功能, 错题本建立很容易.
    luw2007
        31
    luw2007  
    OP
       2015-03-03 15:50:01 +08:00
    莱特纳《学习这回事》
    Shazoo
        32
    Shazoo  
       2015-03-04 12:55:36 +08:00
    这货我们都打包卖给南美了……
    luw2007
        33
    luw2007  
    OP
       2015-03-04 15:19:29 +08:00
    @Shazoo 不懂, 你们做过同类型的产品么? 求指导
    DaPanda
        34
    DaPanda  
       2015-03-05 15:34:21 +08:00
    @luw2007 这类东西现在确实比较多了。就做一个成型产品来说,难点一是在于内容,所以像dulingo,knewton等基本都采用众包方式。国内现在踏实把内容做拆分并能有效追踪的还真不是很多,我们公司正在做,不过由于是做的K12,所以这东西一旦从“练”上升到“教”的层面,如何搞定家长就成了销售层面的大问题了
    luw2007
        35
    luw2007  
    OP
       2015-03-05 16:37:06 +08:00
    @DaPanda "教" 只是简单的内容拆分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
    最近一边找工作, 同时也在关注教育, 个人知识这本书一直再看, 想着看能不能从学习方式上入手.
    DaPanda
        36
    DaPanda  
       2015-03-06 11:24:38 +08:00
    @luw2007 拆分内容是教的一部分,也是做在线教育时候质量好坏的一个分水岭,很多所谓智能题库做的效果不好,就是拆分不准确,导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错误。Knowledge Ontology一直都是在线教育这块的重点课题。
    当然了如果你更想做的是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而不是教授内容,那多读些关于认知的畅销书也挺好的
    luw2007
        37
    luw2007  
    OP
       2015-03-06 13:14:27 +08:00
    @DaPanda 现在手机上一直在读波兰尼的个人知识, 其中默会, 个人的知识, 看到这些概念,醍醐灌顶一般。 不过“默会” 直接杀死我的创业心。
    linhua
        38
    linhua  
       2015-03-07 01:58:07 +08:00
    @luw2007
    拍照识别功能,只是针对题库内存在的题,其实更重要的是保存整理自己对错题的分析体会。具体实现也可以这样。用标记笔(如铅笔)把试卷、笔记中需要录入的圈起来,然后用摄像头扫描时,直接剪切出圈里面的内容,然后由学生通过触控对这些“圈型卡片“进行排列、分类、整理。

    从学习方式上入手,实际怎样操作呢? 似乎所有人的学习方式都一样吧。

    什么默会,等到虚拟现实技术成熟起来,默会还对吗?
    作为程序员,我们要秉承这样的理念:”一切都是二进制,一切都是可计算的。“ 你推荐的书重学习理论,可能导致读者偏离实际去思考。我觉得还不如看《等你在清华》之类的书。
    linhua
        39
    linhua  
       2015-03-10 00:05:39 +08:00
    @luw2007
    1、就像 @schezuk 说的,题目是否能做出,有一定的偶然性在里面。为了排除这些偶然性,需要增加做题数量以进行统计分析
    2、与其通过试题测试知识点,不如直接测试知识点本身。知识点的运用、与试题的联系(即如何由这道试题联系到那些知识点的)是另一方面。
    3、也许中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那么强,光通过看试题答案可能不能理解掌握,需要老师的分析讲解。因此对试题的讲解视频应该是必需的。“理想的app应该是同时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重复作业)”,如果可以提供一个平台,鼓励老师把自己对试题的讲解录下来,并分割视频,一道试题对应一小段视频,然后分享出来.........这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那些视频是可以重用的,重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之前说的“数字笔记本”也是可以重用的,从而可以进行分享),也可以让学生回顾老师的讲解。
    4、关于远程讲解(解答)试题。问问题时,只需要语音和书写交流,通信的数据量并不大,这种交互应该很容易做到。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普及
    5、学习不应该是个人的苦学,分享交流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呢?
    DaPanda
        40
    DaPanda  
       2015-03-12 15:20:46 +08:00   ❤️ 1
    @luw2007 另外推荐一本萨尔曼可汗的《one world school house》(应该没记错书名吧……),通俗易懂的指出了很多传统教育可以在网络上改进的地方
    luw2007
        41
    luw2007  
    OP
       2015-03-12 15:54:57 +08:00 via Android
    @DaPanda 先感谢了。

    最近个人知识已经近半,感触颇多。
    比较忙,也没时间细想和整理。
    先读完再说吧。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35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99ms · UTC 17:37 · PVG 01:37 · LAX 09:37 · JFK 12:3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